河北館的主題為“京畿之地,魅力河北,沿海大省,美好家園”。河北館的整體外觀造型設計靈感來源于河北特色藝術——內畫壺的繪畫形式和基因鏈相互排列連接的形式。在設計構思中,最大限度發揮世博會宣傳平臺的作用,全方位考慮國內外觀眾的觀賞角度,充分利用觀賞性、娛樂性的展示手段和展示方式,以影像信息、互動技術為輔助,使整個河北館充滿趣味性、情節性,使觀眾在娛樂中既感受到河北的飛速發展,又體現了河北人民的好客與開放。
展館外觀:
河北館占地600平方米,造型是一個半透明的、富有絢麗色彩的夢幻空間,展示區域由五個立方體構成,設計大氣,造型新穎、獨特,符合世博會理念,給人以全新的河北印象,凸顯河北省環京津、環渤海的優勢。五個立方體中,三個是主題展館,另兩個是附屬空間。三個主題展館將以基因鏈方式串聯,外層被玻璃幕墻覆蓋。
河北館外立面的設計靈感來源于河北的特色內畫藝術,通過多媒體影像動態展演河北的四季實景和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民俗符號,給觀眾強烈的視覺沖擊。
展示內容:
展區的第一個展館名為“熹微的晨光”,通過講述河北的歷史展現了河北和北京的淵源,河北地區歷史悠久,保定、張家口一帶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曾“北逐葷粥、合符釜山”。經過相關人士查閱大量的歷史資料,張家口的涿鹿就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座都城。保定市高陽縣是人文始祖初國之地,《史記》記載:“黃帝崩,葬橋山。其孫昌意之子高陽立,是為顓頊帝也”。 顓頊,上古帝王,系黃帝之孫,二十歲即帝位,初國于高陽,建都于高陽古城,故高陽是繼涿鹿后的第二座都城;在這個展館中,游客可以看到片長為2分鐘左右的影片。影片內容以定都為切入點,從山川水系、多種文明沖突交織等多角度闡述河北和北京在歷史變遷中,不分彼此,共生共息的關系。郭守敬開通通惠河、朱棣移都、康熙御筆《畿輔通志》等是其中的展演元素。另外,這一展區內還有一個倒錐體裝置。這一裝置除了參與視頻播放外,還是一個互動裝置,通過紅外線捕捉系統,觀眾的喊聲、掌聲會使倒錐體畫面發生變化。
在第二展館“京畿的神韻”內,游客可以看到河北的科技發展,包括太陽能、風能等低碳科技。保定的新能源產業積聚區——“中國電谷”在世界上都處于領先地位。還可以看到以河北籍奧運冠軍郭晶晶跳水為破題,以奧運為切入點,講述河北的產業結構,從當代意義上闡述“京畿之地”的內在關系的短片。另外,在這一展館,游客還可以看到一系列畫面,畫面內容將從側面反映奧運期間河北省為北京在飲水、飲食、場館建設、城市建設、物流、安保、能源與交通等各方面所做出的支持與貢獻。
第三展館,用唐山地震英雄與世博會吉祥物海寶之間對話的故事形式,來表現河北人民自強不息的生活態度和在經濟發展方面的積極進取的發展智慧。
外部展區是城市體驗區,人們穿梭其中,猶如行走在河北的城市街道當中。透過墻上的LCD視窗播放的視頻短片,參觀者可以了解河北人在吃、住、行、工作等方面發生的巨大變化,從而獲知石家莊、秦皇島等城市新貌,反映出城市生活智慧,以及探究背后諸如“和諧號”故鄉、鋼鐵大省、生態農業、低碳城市、中國電谷等產業結構調整的內容。
通過這四個方面的描述,使游客對河北的古往今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再加上設計師運用了夢幻的色彩和簡潔的空間造型,使這些內在元素完美的統一起來,形成了世博會的河北館。
分公司遍布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
青島、香港、澳門、珠海、重慶、成都、
烏魯木齊、德國、意大利、迪拜、韓國、
日本等地。